文化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,也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活力。山东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文化创新,充分激发农民主体作用,通过重塑乡土文化、涵养乡风文明、繁荣文化产业,为齐鲁大地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凝聚力、精神推动力和产业振兴力。
创新拓展业态,让乡村文化因时而新。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历史,为齐鲁这片土地上孕育起丰富的乡土文化。宗族文化、节庆文化、耕读文化、祭祀文化……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,传统乡土文化的表现形态在一些地方逐渐消解。山东创新拓展乡土文化业态,在因地制宜推动乡土文化保护传承中,重塑与建设乡村精神家园。在枣庄,古树、古桥、古村落已成为具有代表性的乡村公共记忆景观;在沂水,“一村一年两场戏”成为惠民演出让乡亲们大呼“解渴”。此外,“村BA”农民篮球赛、农民趣味运动会、小戏小剧巡演……从“文化下乡”到“文化在乡”,扎根大地的乡村文化充满了“鲁味”。
坚守人民立场,让乡村文化观照现实。乡村文化,归根到底是乡村农民的文化;坚守乡村文化振兴的人民立场,归根结底就要从农民所思所需所盼出发,以具有山东特色的乡土“鲁音”,不断增强乡村文化的影响力和生命力。反对高价彩礼、减轻村民负担,临沂多地以婚俗改革、殡葬改革“双轮驱动”深化移风易俗,探索推广喜事新办、丧事简办、其他不办;为了更好地帮助村民销售山楂,“乡村好时节”田野音乐季在济南芦南村应运而生,民谣乐队在舞台上放声歌唱,山楂及相关农产品塞满了游客的后备箱……在山东,乡村文化活动符合农民群众实际需求,既能观照乡村生活、又能回应农民期待,通过润物无声的方式涵养乡风文明。
推进融合发展,是激活乡村文化引擎的关键。借助于城乡融合发展大潮,山东在保持乡村文化原有肌理的基础上,勇于打破乡村与城市的边界,促进城市与乡村文化融合,提升社会公众对齐鲁乡村文化的认同感。吹糖人、吹糖画等乡村非遗项目,成为德州陵城区“黄河大集”上的“吸睛”元素;泰安泰山区撬动乡村“美丽经济”新支点,古驿道历史文化吸引八方游客……农耕体验、民俗旅游、非遗制作、乡村美食等乡村文化元素,在山东被创造性地转化为具有“看点”和“卖点”的特色文化产品及服务。以乡村文化为纽带和桥梁,农业、文化、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风生水起,富足的乡村文化资源华丽转身,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。
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“魂”。山东因地制宜统筹推进乡村文化建设,拓展乡村文化活动业态,促进乡村文化传承保护、乡村文旅融合发展,让乡村文化展现出时代新面貌,进一步筑牢乡村振兴之“根”。